档案室设施建设的完善性可以大限度地维护档案的完整性与信息,方便档案的便利查询与利用。
档案室库房要做到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现需购买档案密集架、灭火器、温湿度计、除湿机、避光窗帘、档案制度KT板,来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完善档案室的基本设施,满足档案文件保管与存放的要求,促使档案工作能更加规范有序的开展。
档案信息化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彻底改变,档案信息化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新时代档案管理追求的目标,上个世纪末开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契机。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
5.人才队伍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要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位,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档案人员要边学边实践,不断提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路、车、货、交通规则和驾驶员”的关系。“路”,是计算机网络,“车”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货”是档案数据库,“交通规则”是标准规范,“驾驶员”是现代信息技术人员。有路无车不行;有了路和车,没有货不行;路修得再好,车再先进,没有的驾驶员,仍是行不通的。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并坚持把档案数据库作为核心要素来抓。